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以“春晖”之光照亮海外学子创新创业之路

自2006年设立以来,15年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大赛)为有志报国的留学人员和国内渴望延揽高层次人才地方政府、用人单位等牵起一条相互了解、双向选择的纽带。一路走来,“春晖杯”大赛的初衷未改,服务体系、服务手段、服务能力、服务内涵却在不断完善、提质、升级、拓展。如今的大赛在用“家国情”感染留学人员的同时,更用实实在在的“硬实力”帮助留学人员走好回国发展的每一步。

十五载浇灌硕果累累,未来已至需行稳致远。面对国家高质量发展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日渐多元的留学人员构成所带来的需求多样性,“春晖杯”大赛需要突破哪些壁垒?实现哪些转变?又将有怎样的应对良策?

2020年12月18日,“春晖杯”大赛15周年工作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在广州举行。各方人士齐聚一堂,回顾“春晖杯”大赛的缘起,梳理多年来的成果,交流碰撞意见思想,共同为大赛更美好的明天出谋献策。

“春晖”是不变的精神内核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留学工作方针,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顺应时代发展,在国家“九五”规划开局之年,正式启动“春晖计划专项工作,拉开了吸引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序幕。

“春晖”,这个脱胎自唐代诗人孟郊名句的词汇,道尽了中国人对家的依恋、对母亲的感恩,呼唤负笈异乡的学子倾听祖国母亲的召唤,归报桑梓父老的深情,似乎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说法。在那个国家无比渴盼海外优秀儿女用所学回馈祖国的年代,一大批杰出留学人才自己的“寸草之心”在“春晖”的凝聚之下,在祖国大地上发光发热。

2006年3月,“春晖计划实施10年后,教育部批准举办“春晖杯”大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大赛的具体实施。一以贯之的“春晖”之名,意味着一脉相承的培养、服务教育精神。据大赛发起人之一的中心投资处原处长戴争鸣回忆,从2004年起,基于对国内众多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抽样调研,中心投资处每年邀请园区代表组团,在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中国留学人员团体的协助下,赴海外考察他国先进的创业孵化器运营模式,同时与当地有回国创新创业意愿的中国留学人员交流座谈,向他们介绍国内有关政策环境,解答他们的困惑与疑问,收效良好。2005年11月赴美考察过程中,考察团了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已有了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创业赛事“50k创业竞赛”。受此启发,考察团成员一致提议在中国举办面向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类赛事。经过紧锣密鼓的规划、方案起草、赛制设定、各方协调,特别是双向了解留学人员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特点需求后,首届“春晖杯”大赛于2006年7月17日拉开帷幕。

“春晖杯”大赛虽以比赛形式出现,却不囿于简单的评优争胜,内涵也远比为学生提供初创启动资金丰富。大赛不设奖金,重在为海外学子回国发展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做好服务。大赛的项目评审专家主体由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投融资机构和已回国成功创业的企业代表构成,充分发挥引导、辅导、指导作用,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回应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普遍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将自己创业设想、研究成果从一纸商业计划书,一步步落地转化,有效提高成功率。

“春晖”是服务社会的力量

“第一届‘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曾在美国留学的路万里,创办永清华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所研发的绿色环保合成技术实现突破,打破市场垄断,公司产品现已占领国内90%和全球40%的市场份额;第七届‘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曾在瑞士留学的陆凡博士,创办的触景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荣获2018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成长企业50强,公司打造出的业界一流智能视觉系统组件已在消费级无人机上成功搭载,将广泛应用于安防、工业生产和教育领域;另一位同届入围项目留学人员、曾在美国留学的程功弼博士,创办的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土壤修复技术国家专利总数达到201项,在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土壤地下水取样修复一体化设备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中心副主任徐培祥在座谈会上一一细数从历届“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落地国内蓬勃发展成功案例。

截至2020年底,大赛共遴选出优秀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3110个,鼓励和吸引数万名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入围项目涵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专业领域,相当一部分项目涉及国内急需的专业领域。参与大赛的留学人员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入围项目留学人员超过9成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超半数在外获得博士学位,留学国别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十五届“春晖杯”大赛仍收到超过500份项目报名申请,最终遴选出入围项目281个,与上一届基本持平,足见“春晖杯”大赛在广大海外留学人员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经过15年发展,“春晖杯”大赛已基本形成专业性、包容性、开放性、服务性、持续性和公益性等特色服务留学人员双创体系日臻完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成效显著。在服务国家全面建设、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等领域,都活跃着从“春晖杯”大赛走出的身影。这其中既有留学人员爱国兴邦的底色,更是对“春晖”精神的传承。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助力扶贫扶志的例子俯拾即是。往届大赛入围留学人员李冠志创办的北京涌金冠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企业用工服务的科技综合性企业,先后帮助贫困地区近600万务工人员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也为超过10万家企业解决了低端岗位招聘难的问题。入围第十二届“春晖杯”大赛的陈真创办的浙江凯佩诗雅工贸有限公司,向贫困地区小学捐赠草编材料包,并持续为学校提供草编手工艺技法培训等相关技术支持,既丰富了学校手工课内容,也为贫困学生家庭提供了创收机会。此外,20多位往届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企业家自发组织了留学人员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公益行动,通过中心针对未摘帽贫困县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资金、智力和产业等系列帮扶活动。 

2020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的一年。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中,少不了“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挽起的臂膀,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战“疫”科技赋能。陈莉莉创办的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公司之一,公司积极捐赠市场价值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防护物资,用以支援湖北抗疫工作。余乐创办的北京源生康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该公司研发团队与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医疗专家团队一起奔赴抗疫前线,实地参加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快速检测,联合科研攻关取得重大成果。

以“春晖”之光照亮海外学子创新创业之路

第十五届“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交流现场 摄影 | 本刊记者 惠娟

“春晖”是一份期待

“‘春晖杯’大赛是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赛事和服务平台,在支持力度、服务广度、专业深度上有很大优势,我们团队选择参加也正是看中这些要素。”第十五届“春晖杯”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获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的蒲灿说出了绝大多数参赛者的心声。他的团队研发的机器人无代码开发通用系统,致力于让机器人通过人“手把手”的辅导,完成多种类工作,应用场景广泛,市场预期良好。“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团队此前有较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但更得益于‘春晖杯’大赛的激发、培育和孵化。”蒲灿说。通常来说,机器人的功能相对单一,但蒲灿团队正对其实现突破。这在参加“春晖杯”大赛之前还是一个略显天马行空的“脑洞”,通过几个月的专业指导、国内环境考察和资源对接,蒲灿团队已成立了深圳阿米嘎嘎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实现了商业落地和转化。“特别感谢‘春晖杯’大赛为参赛项目提供国内考察洽谈的机会。希望未来能为入围项目提供更多精准的早期投融资和上下游企业对接机会。如果能提供一对一的行业导师指导就更好了。”这是蒲灿对大赛的期待

导师、对专业帮扶充满期待的显然不止蒲灿和他的团队。年轻的留学人员离开校园不久,缺乏社会经验,已在海外工作生活较长时间的留学人员,则难免对国内的最新情况感到陌生,与相关资源渠道脱节,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落地国内创新创业,特别是在初期面临的困惑、压力可想而知。“我觉得大多数留学人员刚回国创业的时候其实都挺难的。” 往届大赛入围项目留学人员杨光华在座谈会上说。“所以我们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是导师。”他期待“春晖杯”大赛可以设立一个“智库”组织,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留学人员,尤其是那些只有想法、尚在创业门口徘徊的留学人员提供个性化帮扶。

事实上,15年来,“春晖杯”大赛在将有创业意愿的留学人员“扶上马再送一程”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大赛始终坚持以留学人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联合各承办、协办单位邀请当届入围项目第一参赛人赴国内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的地区实地考察、深度对接等丰富有效的活动,帮助留学人员充分了解国内创业环境和政策,扩展回国创业视野,理清回国创业思路,完善创业商业计划,降低创业风险。同时,通过内外联动为主体的协同机制,主动“走出去”,开设11个海外分赛区,与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动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此外,还整合多方国内资源,先后聚拢近百家国内人才项目需求机构成为协办单位,基本覆盖了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涉及的政策支持、落地孵化、投融资、配套服务等各主要环节。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晖杯”大赛积极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数字信息等手段,邀请专业人士设计制作14节系列在线辅导课程,详细解读企业在疫情期间涉及的法律、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如何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化解资金风险等关系企业切身利益的问题,征集发布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政策举措140余篇,供留学人员企业及时掌握,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机会。“春晖杯”大赛还深入走访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孵企业,倾听真实需求,汇总普遍关切,为下一步优化服务模式找准发力方向。

期待、倾听、回应、解决、提升,正是这样的良性循环模式,让“春晖杯”大赛一路走来,掇撷起一个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梦想,精心呵护,使其能在祖国的沃土上秀茂葩华。

“春晖”和属于它的未来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58.0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09万人,增长11.73%。在1978年到2019年的40余年间,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

“归国热”体现出国家综合实力整体大幅提升,能为留学人员提供更宽领域、高水平实现价值的舞台。同时也对留学服务工作提出了面对新形势、回应新需求、解决新问题的更高要求。

座谈会上,围绕“春晖杯”大赛如何创新升级,专家纷纷出谋划策。随着留学人员构成日益多元,有回国创新创业意愿的留学人员数量也快速提升,其中的个体差异也日渐显现。就此有专家提出,要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科学求实的大赛评审体制,丰富评价层级,让顶尖人才进入更上一层楼的高层次赛道,也给相对还不成熟的项目更多扶持与指导。引导留学人员关注和把握国内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期与机遇期,让自己创新创业思路方向更契合国家所需。有专家表示,可围绕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进一步细化“春晖杯”大赛的分类分级,尝试一次聚焦某个领域的办赛模式,以便更好地集聚相关资源。

天鹅或许曾是“丑小鸭”,但仍然具备成为天鹅的先决条件。成功的留学人员创业项目固然离不开后期的全方位服务,但无论如何都需要有一个优质的“胚胎”。有专家建议,以“开源”方式,加强“春晖杯”大赛的宣传推广工作,吸纳更多留学人员参与,从而筛选出更多优秀个体,给予更精准全面的配套服务,因才施策。 

很多打算创业留学人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与过去多是已有一定社会经验后留学继而创业留学人员大不相同。有专家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办赛理念,关注创业的同时,更多地向关注创新倾斜,同时引导留学人员在真正走上创业道路之前,先做好多方面的积累,凸显“春晖杯”大赛培养、育人的底色。

新冠肺炎疫情给很多传统机制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迫使人们求新思变,以破危局。疫情期间,“春晖杯”大赛的各项活动在“云端”开展得如火如荼,有专家希望能够继续并优化这种模式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目前,“春晖杯”大赛正在总结15年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全力推动“互联网+”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相关工作进一步拓宽大赛项目征集渠道,整合优化国内国外创新创业资源,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打造国内第一个为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的国家级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好“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优化大赛各主办、承办、协办和合作单位深度参与,以及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春晖杯”企业联盟机制,创新大赛运作模式,确保良性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介绍“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表示,将继续举办好第十六届“春晖杯”大赛。针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遇到的融资难、缺乏创业经验,对产业信息、市场信息了解不够的问题,加强培训指导。同时与各地方政府、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同探讨建立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示范基地,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相信属于“春晖”的未来必然光明可期。

万物感春而生,得晖而长。时代在变,赤子对家国的拳拳反哺之情不老。相信在新的一个五年,以及未来更多个五年,以“春晖”之名必将聚拢起更多优秀的留学人才,乘中国发展之东风,扶摇而上、振翮九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上,抒写属于自己多彩多姿的一笔。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1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以“春晖”之光照亮海外学子创新创业之路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