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以区域学习共同体建设带动区域教育生态重构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和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转型升级之路如何走?核心素养目标如何落地?

笔者认为,必须从影响整个基础教育的全方位、全要素出发,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行动,重构区域教育生态。重新定位区域基础教育目标,聚焦课堂,以资源供给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课堂转型为核心,整体推进区域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型、教师成长方式转型教育教学评价方式转型学校管理方式和教育行政管理方式转型,重构基于核心素养时代学生深度学习教育生态,实施“建设学习共同体,办‘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教育”,保障每一个孩子实现深度学习,保障每一位校长和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卓越成长,保障每一所学校形成学习共同体。为此,我们在赤峰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十大行动”。

行动之一:构建“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的教学新生

改变“传递主义”“训练主义”的储蓄式教学,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持续推进课堂转型,使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协同研究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创造新知的过程。引导每个教师把握问题与情境、协作与探究、倾听与对话、交流与展示等教学基本要素,逐步创生出自己的课堂生态,让课堂真正走向问题导学、情境启学、同伴助学、探究思学。基于“学会关心”“学会思维”“学会对话”等学习哲学,走向以“协同学习”“项目学习”“问题学习”“服务学习”“体验学习”等为核心的深度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真实的探究和创造过程,“让学生采用学科专家的态度、方式、方法和实践去探究学科”,发展学科思维与学科理解。

行动之二:构建“一个都不能少”的班级学习共同体

改变以约束、排队、奖励、惩罚等方式为主的控制管理竞争学习倾向,把立德树人,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培养负责任的创造者作为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建构安全、民主、平等、互助、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文化,建构学生自治、师生共建、协商协作、集体审议、民主法治的班级治理体系和文化,让班级成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倾听与对话、成长与创造的学习共同体。

推进班级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的建立。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教室学习校园活动等各种公共生活的规则制定和秩序治理。建立支持学生自主管理的指导、评估、激励机制。建立对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能力、组织能力等基本公民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机制。引导学生从参与学习逐步转向主导学习,真正实施学生学习学校生活的自主治理。

行动之三:构建“实践性德育”的育人体系

改变抽象说教、远离生活实践的教育倾向,重建知行关系,实践“行是知之始”“教育即生活”“做中学”“创中学”的理念,打破书本教育与真实生活、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界限,加强学科实践、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等各类活动,优化学校整体课程结构,形成结构合理、衔接融合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探索区域各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样式,形成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统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确保中小学校内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并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遴选推广典型线路,保障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常态化运行。

行动之四:构建基于素养本位的创生性课程新体系

改变知识本位、课时本位、学科本位、考试本位的计划性课程,创造基于素养本位的单元型、主题型、项目型、综合型的创生性课程。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创生。推进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推进单元型、主题型、项目型课程建设。让一切课程在横向上互动、融合,形成有机整体;使所有课程基于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进行纵向组织,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文化,让每个教师成为课程创造者,形成“创生性课程领导”的育人新模式。加强中小学学科建设,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学术”水平实施“学科专家”培养计划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行动之五:构建校长(园长)、教师“读书—实践—写作”教育生活新方式

改变校长(园长)、教师不实践、不读书、不反思的现状,引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终身阅读者,使每一位教育者的生活回归其实践本质、反思本质、创造本质。兼顾好实践、读书、写作三者的关系,让实践指向“教学即协同研究”和课程创造,让读书指向三类经典(学科经典、教育经典、人文经典)的批判继承和学以致用,让写作指向持续的教育叙事、自我反思和专业建构,让三者由不相关的分离状态走向彼此养育的三位一体生活方式。

行动之六:构建“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新范式

改变以评价别人为主的“观摩—评价—建议”的传统听评课模式,改变以“教的逻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虚假研究,基于“教学即师生协同研究”的关系教学论,建立以研究学生的学习和反思、改进自我为主的“观察—描述—反思—改进”的教学研究新范式。每所学校都要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课例研究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制度建设。

探索建立学校德育研究、班级管理研究、个案研究等各种教育研究的运行机制。

行动之七:构建以课程领导力为核心的学校治理新体系

改变遮蔽课堂、回避课堂、不懂课堂,以外在形式控制为主的虚假管理问题,改变科层化的管理结构,让课堂改革成为学校管理的逻辑起点和工作重心,让校本教研成为学校运行的主旋律。提升校长及管理干部的课程领导力,建立能够指向课堂、课程建设和教师成长的学校管理逻辑,使课堂、课程、教研、管理(包含评价)成为以课堂为圆心的四个同心圆球,形成由内而外吸引、由外而内向心、四位一体整体互动的旋涡式管理结构,把学校、班级、课堂建设成为学习共同体。

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建立自治、合作、协商、集体审议的学校治理体系,形成民主型、法治型、研究型、创造型的学校治理文化。建立基于专业共同体、捍卫教师专业尊严的教师管理体系。建立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和人格尊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倡导学生自治和自我管理的学生管理体系。

行动之八:构建“过程+成果”“欣赏+帮助”“表现+考试”的学生、教师、学校评价新机制

改变仅仅以分数排队、分等、甄别、竞争为主的控制式评价方式,走向“过程+成果”“欣赏+帮助”的发展性评价。融合教、学、评,走向一体化,让评价过程始终嵌入教学过程(管理过程)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教学过程中尽量“少评价”或“不评价”,把倾听、理解、欣赏学生变成评价,鼓励学生产生自己思想、理解和精彩观念。

改变对学生(教师、学校)“目标—实施—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走向“表现+考试”的素养本位评价。指导教师创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真实任务情境,对学生运用学科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果,如研究报告、作品、实物等进行表现性评价。改进测量工具和方法,提高“纸笔测验”的命题质量,测试题尽可能“开放”,体现学生对学科观念的理解、应用和创造。以改进中小学生作业和考试为切入点,标本兼治,全力推进“减负”工作

改变粗放式、僵硬式、断语式的不专业考核模式,探索构建管、研、评一体化的区域学校、教师评价新范式。把对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过程变成倾听和对话的过程,协同研究的过程,问题发现、自我反思与行动改进的过程,理解和帮助的过程,使管理、研究、评价融为一体。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权利,构建每个学校自己的校本评价体系。

探索建立市、县、校三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各学科学业质量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检测、诊断、反馈和指导。引进科学可行的学业质量评价工具,提高学业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推动学业质量监测信息化进程。

探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途径,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客观真实记录学生个性整体发展情况,推动评价方式、招生方式引领育人方式协同改进。

行动之九:构建融学术型、民主型、服务型、协同型于一体的教育治理新体系

改变指令性、单向性、控制式的行政管理倾向,改变行政管理与课程教学分离的现状,探索融学术型、民主型、服务型、协同型于一体的教育治理体系,创建与基层融行政管理与课程教学研究一体化的共同体对话机制;创建与基层协作式问题解决的共同体协同研究机制;创建与基层从行到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以实践(创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行动研究范式。

行动之十:构建“一个都不能少”的区域学习共同体

改变孤立、线性、单向、平面化的简单控制现状,基于学习共同体多元互动、协作创生的关系理念,选取课堂、课程、班级管理、学生成长、教师成长、校本教研、教育评价、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等9个关键要素,对应上述九项行动,从学习共同体建设的高维结构出发,通过各项行动的相互作用,重建教育新的生长逻辑,重构区域学校教育发展生态。

教育行政部门不可以行政命令“一刀切”,也不可“拿来”和“推广”,应坚持“启蒙—唤醒—行动(自内而外、自下而上)—合作(上下互动、协作式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引导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将“十大行动”转化为课题,主动开展行动研究,创造自己教育行动。在产生自觉行动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各级学习共同体领航地区学校,指导实验区和领航学校开展深度研究。在渐进中实现区域教育生态的重构。

(作者刘学民,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基础教育科科长)(《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0年第12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以区域学习共同体建设带动区域教育生态重构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