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目标分解与本地化改造——民族地区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专题教学实施建议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专题与各单元阅读既相互配合,为共同完成单元学习目标服务,又自成体系,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循序渐进的写作系统。写作指导部分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基础素养,力避功利主义,不一味向应试靠拢,不进行纯技法指导,避免写作的套式化;实践题目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以“提示”的形式搭建各种支架,帮助学生选材、构思。

写作专题的设计思路

首先,写作指导突出重点,不求全面,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可讲的点很多,教材并没有面面俱到、全面铺开,而是选择了两个点加以指导:一是事情要写清楚、写明白,二是要写出感情。这两个要求,前者是基础要求,后者是进阶要求,并不高深,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去做,扎扎实实练习,至少能做到一课一得。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写作专题并非只是本次训练时才要注意,而是在该次训练时进行着意的提示和强调,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写作知识和能力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实践证明,全面训练与散点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其次,写作专题的设计强调调动学生兴趣,导入学生生活,激发写作灵感。一是设计专门的激趣专题。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专题,题目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其实就是一节“激趣”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即生活”,从第一次写作开始就要丢开畏难情绪,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二是写作指导中穿插一些小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的灵感。在该专题中,编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一些习焉不察的事情,像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等。这些细节,很多学生可能真的想不出,他们就会到生活中去有意识地观察,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也可以帮助积累一些写作素材。三是写作实践中片段写作和整篇写作结合。前者往往是一些有趣的活动,类似于热身,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挥联想与想象”专题就设计了一个漫无边际想象的小活动“故事接龙”。小组学生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学生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其他学生依次写下去。活动不设框框,饶有趣味,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再其次,注意与课文的照应和配合。写作教材的编写注意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写作的指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专题,在“写人要抓住独特之处”这个点上,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的神态动作描写为例,在“以事写人”这个点上,举了《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一步步实施教育的例子,引导学生从课文相关描写中获取写作技法。

最后,写作实践加强了指导性。每课的“写作实践”题下都设计了“提示”,短的三两条,长的四五条,旨在构建支架,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并提出方法建议。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第二题的“提示”: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这个“提示”较为详尽,既帮助学生将话题展开,提示写作的内容,又附有简要的写作提示,提示学生详略问题要根据表达的中心作出适当调整,可以说给了学生写作足够的辅助。过去的写作教材往往侧重静态呈现文体知识,不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像现在这样,结合具体情境、具体任务,从动态的角度去观照记叙的详略和顺序问题,无疑更具有针对性。

民族地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2020年上半年,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在教育部教材局的统一部署下,人民教育出版社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内蒙古宁夏西藏新疆云南等省区进了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一年级与七年级语文执教教师,共回收问卷8849份。

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我们发现,民族地区教师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各种程度不同的困难,制约了当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观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语文功底不扎实,尚未转换语文教育理念,不理解统编教材编写理念等。客观方面则是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物质条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

具体到写作教学,有43.12%的教师反映“缺少合适的配套资源(如读本或作文选)”;有的教师反映“学生缺乏写作技巧指导”;有13.82%的教师认为教材“写作要求过高”;有7.15%的教师反映“学生语言基础薄弱,难以文从字顺”。

综合来看,上述困难并不完全是使用新教材的原因,有些困难与民族地区特殊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环境密切相关,有的则与当地的教育教学物质条件相关,有些则是教材中有相关内容,教师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写作技巧指导”)。当然,也有一些是针对教材提出的(如“写作要求过高”),需要教材编者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初步的实施建议和解决方案

根据调研中教师们反映的以上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我们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专题的使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想提高写作能力,解决“学生语言基础薄弱,难以文从字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读到一篇好的作品,可以勾画摘抄其中的精彩语句,可以梳理作者的思路,列出文章的结构图表,还可以作评点、写读后感等。这样,日积月累,文思会变得敏捷,语言会变得精彩,写作文时就不会再无话可说、无词可用、无理可讲、无情可抒了。

一些教师反映,“缺少合适的配套资源(如读本或作文选)”,需要相关行政部门、教材出版社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资源支持系统这个系统有关方面已经在加紧建设。从教师的角度,在目前的情况下,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渠道拓展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教师教学用书,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实际上,统编教材中设计的作文题,在网络上都有大量的学生范文可供使用;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提供了一些范文及相应点评;各个出版社也都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读本,如人教社就编写了紧密配合各单元的自读课文六册。另一方面,本班学生的作文也可以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资源。优秀的范文可提供构思、内容、语言等各方面贴近学生实际的借鉴,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稍差一点的作文(当然要匿名),可以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发现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斟酌语句的基础上提升语感,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

二是分解各专题教学目标,适当拆分。一些教师反映,统编教材“写作要求过高”,那么可以将每个专题较为集中的目标适当分解,改造为两三个小专题,用两到三次写作的时间由浅入深完成教学目标。每次作文不见得都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大作文,可以根据不同的小专题,采取拟定提纲、撰写片段、扩展语段、撰写大作文等不同的方式。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专题“学会记事”,就目标而言带有很强的集中性,涉及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详略的安排、结构的安排、情感的融入、语言的锤炼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采取目标拆解的方式,重新设计一系列关于记事的小专题,从不同角度强化学生记事能力的训练。

又比如,围绕“记事”这个大专题设计三个小专题,分三次完成。第一个小专题“写自己熟悉的事”,旨在解决“记什么事”的问题,也就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并减少写作的畏难情绪,树立“写作即生活”的意识。第二个小专题“记叙的要素”,旨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引入记叙六要素的概念,强调记事的完整性,并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的中心合理调配各要素的详略。第三个小专题“要有真情实感”,旨在解决“如何写得更好”的问题,这是更高的要求。在前面基本学会有条理、有详略地记事基础上,引导学生适当融入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会情感表达的两种方式。

三是写作实践题目的本地化改造。根据本地文化、社会、地理等的特点,充分结合学生生活,改造统编教材中的写作题目,或重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写作题目;或者依据教材提供的“提示”,结合学生生活,给予充分的指导,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回忆生活,体验当时的情感。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专题“学会记事”中,第一个写作实践是片段作文改造,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作文中找一个或几个记事过于简单的片段,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为其“添枝加叶”。第二个写作实践是记叙自己生活中一次“快乐/感动/后悔……”的情感经历,教师可以以“快乐”为例,先分享自己记忆中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时是怎样的感觉,现在想来有怎样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想一件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先用简单话语说一说,然后思考如何添枝加叶,丰富充实起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帮助充实完善。

目前,情境任务作文已成未来考试命题的重要方式,各地中考、全国高考都在采取这种方式。所谓情境任务作文,就是为作文写作设定一定的社会话语情境,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展开思考,斟酌表达,撰写文章,突出的是作文的读者意识、目的意识和据此调整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统编教材中的写作实践,有的设定了情境,有的没有。教师不妨为其加上贴合本地生活的任务情境,将其改造为适合本地学生的写作题目。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实践第一题,可以改造为: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偶像。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偶像?如果有一天你跟同学讨论偶像的话题,你的同学认为你的偶像不值得崇拜,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偶像?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你的偶像,包括他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格,并说说你从偶像身上汲取到了怎样的精神力量。不少于400字。

四是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思维。可以借鉴教材的设计思路,在课堂上穿插各类小活动,片段写作与整篇写作结合,以此激发兴趣,激活思维,逐步提升写作能力,还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手段,如制作思维导图、小组头脑风暴、观看电影片段、欣赏音乐、讨论范文、学生互评、作文扩展等方式。

(作者朱于国,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副主任,《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0年第11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目标分解与本地化改造——民族地区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专题教学实施建议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