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海南省五指山市设立“教育村长”:黎村苗寨有了教育守门人

山间清晨,静谧微凉,海南省五指山市番阳镇中心学校布伦教学点的负责人王辉一大早就在村里忙碌起来——骑着电动车,对照着布伦村委会7个自然村60余名建档立卡学生情况明细表,挨家挨户核实资助金发放情况

自2019年8月担任“教育村长”以来,王辉每个工作日都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各村庄之间,进门讲教育政策,入户劝厌学生归学。

在五指山市,全市7个乡镇各有一名像王辉这样的“教育村长”,他们是当地的教师,熟知教育政策、通晓本地语言,且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五指山市教育局遴选出这样一批教师驻守“教育村长”岗位,沉入基层,摸清村里逃课厌学的学生情况,当黎村苗寨的教育守门人,把控辍保学的触角延伸至家家户户。

“五指山市是海南中部地区黎族苗族的聚居地,由于地远山偏,经济欠发达,一些黎苗族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孩子有逃课厌学的现象。”五指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琼军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哪里出了问题,就从哪里找到解决办法。2019年起,五指山市教育局在2个村里试点开展“教育村长”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便在全市推广。

毛道乡红运村委会、番阳镇布伦村委会、通什镇红雅村委会……经过全面的摸排分析,五指山市教育局在全市7个乡镇中,各选出一个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村,每个地方选派一位“教育村长”,驻扎村里,重点管理所辖村,辐射管理全乡镇,及时发现并掐灭每一个乡村孩子的逃学厌学苗头。

这样的“苗头”在梅振喆的脑海中也曾出现过。15岁的梅振喆家住五指山市南圣镇军民村,父母外出务工,他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初三新学期开学后,没上两天学,梅振喆就悄悄溜回了家。“我不想上学了。”抛下一句话,他把自己关在房里,无论班主任、村干部怎么劝说,都不为所动。

教育村长”吴连文得知此事后,赶往梅振喆家中。站在房门外,他既没有要求梅振喆开门,也没有追问他为什么不上学,而是让爷爷帮着传话“吴老师来看你啦!”

看到老师登门,梅振喆放下心中防备,邀请吴连文进屋。一见面,吴连文便巧妙地引导梅振喆,从校园旧事说到未来理想,从体育课堂聊到兴趣爱好,只字不提逃学的事,最后他勉励梅振喆做个有理想、有本事走出大山的年轻人。一番对话后,第二天,梅振喆竟主动背起书包回到了学校

“吴老师真有方法,‘教育村长’果然专业。”村民纷纷向吴连文竖起大拇指。在“教育村长”岗位上一年多,吴连文劝回了5名学生,他熟悉所辖村各家各户的情况,东家的孩子成绩退步了,西家的孩子面临升学了,吴连文笑称“了解村里的孩子比了解自己的孩子还多。”

对各家各户适龄儿童、青少年教育状况的了如指掌,是基于“教育村长”扎实的基层工作。按照市教育局的规定,“教育村长”每周到村到户的走访时间均不少于5天,要全天候入户建立联络网、拉起感情线。

多数时候,村民白天外出务农,家门紧闭,“教育村长”只好夜里来访,头顶着深夜星光结束一天的工作是常态。“只要达到控辍保学的目标,多晚下班都不晚!”王辉说。

教育村长”在前线下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则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每月给予不少于2000元的生活补助和每年5000元的工作经费,让‘教育村长’下得去、待得住。”五指山市教育局局长王华旭介绍。

在“教育村长”的日夜守护下,五指山市的黎村苗寨筑起一条有温度的教育扶贫之路,近年全市各村镇辍学率为零,黎苗人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愈发提升

“我要上大学”“我想当老师”……中午的下课铃声响起,番阳中心学校布伦教学点的孩子们七嘴八舌谈论着理想。看到这一幕,王辉说,“我要当好这里的教育守门人,让贫困不再传递下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张婷 刘晓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海南省五指山市设立“教育村长”:黎村苗寨有了教育守门人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