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依托统编语文教材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实践

今年秋季,部分原来使用汉语教材的民族地区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打开新教材,教师们感到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出现了很多新课文,有些原来八、九年级的课文出现在了七年级,而且有相当数量的文言诗文;课后练习变化最大,分成了两个层次,字词句的练习减少了,内容理解、写作方法方面的练习增多了;看不到语法、句式等这些熟悉的内容,增加了综合学习、名著导读这样的新栏目,等等。

面对这些变化,一些教师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我们建议教师放下包袱,积极寻找对策,轻装前进,有效推进课堂教学。

本文拟就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谈谈统编教材的编写思路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

了解双线组元结构,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口粮”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组织,由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分组教学”发端而来。此后,语文教材单元设计或以语言知识、文体知识为线索,或以听、说、读、写能力为线索,或以人文主题(也有称话题)为线索,从各个不同角度展开探索和实践。统编教材为了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性,采用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这样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以保证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和语文素养的有效达成。

所谓人文主题,即课文选择大致按照人文教育价值进行组合,如“祖国之恋”“亲情之爱”“修身正己”“人生之舟”等,力求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在线索。所谓语文要素,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别落实到不同的单元教学之中。可以说,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语文要素则是课堂教学需要落实的基本的语文能力点,学生要掌握的语文学习的“基本口粮”。以七年级上、下册为例,通过表格1,我们可以对两条线索有大致的了解

表格1 七年级上、下册单元教材体现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四时之景

亲情之爱

校园之美

人生之舟

生命之趣

想象之翼

*朗读一:

体会语言之美

*品味精彩语句

*朗读二:体会思想情感

*把握作者的情感

*默读一:一气呵成

*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默读二:

圈点勾画

*理清作者的思路

*默读三:摘读积累

*概括文章的中心

*默读四:快速阅读

*理解联想和想象

群星闪耀

凡人小事

祖国之恋

哲理之思

修身正己

科幻探险

*精读一:字斟句酌

*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精读二:熟读精思

*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精读三:学做批注

*学习主要抒情方式

*精读四:比较阅读

*学习主要描写方法

*略读:确定阅读重点

*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提出问题

*浏览:提取主要信息

*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上述要求在教材中主要通过单元导语来体现。单元导语一般分两段。第一段是对本单元人文价值的阐释,体现单元课文的组织思路;第二段则是语文要素的说明,体现单元的工具性发展目标。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通过这个单元导语,我们就会明白:一方面,这个单元的选文都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爱有关。教学时,要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课文所呈现的浓浓爱意,并推己及人,自己也要感悟到父母、兄弟、姊妹之间深厚的感情。如果能在适当时机把自己对家人的爱表达出来,就是学习的最好收获。另一方面,更要关注第二段提出的语文要素要求,落实这些基本口粮”。

那么,怎样来落实呢?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篇篇文章的具体阅读实践来体现。以课文教学为例,教师不能再囿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一切率由旧章、因循旧历,而要有单元意识,明白单元有哪些教学要求,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应该承担其中的哪些要求,从而做好教学规划。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师首先要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落实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二是发掘本文的独特之处。因此,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教学单元里,价值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也就是一篇老课文、一篇经典的教学设计,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汉语》教材以及各套人教版教材中都是一篇必选的课文,但现在我们使用统编教材时,不是把过去的教案、教学设计拿来直接用就行了,而是要有新的设计方案,因为单元教学要求有了变化。按照这样的思路,对照上表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要求,并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1. 学习默读,养成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

2. 通过抓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3. 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精读“三味书屋”部分,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是为了落实单元的教学重点,第三点是本课写景、写人语言的独到之处,也是第一单元品味语言训练重点的延续。从单元要求出发确立了课文的教学重点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有序落实了。

区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引导学生由学“法”到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一贯倡导“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这和俗语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个意思。统编教材将阅读单元区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也正是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教读不是讲读。“讲”强调的是教知识、教内容,是教师条分缕析,细细咀嚼,“喂”给学生,因此传统上有“填鸭式”“满堂灌”的授受式教学。“教”强调的是教方法、导策略,是教师启发学生自主获得阅读感受和体验,逐渐学会阅读。因此我们说,教读课文是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让学生学“法”。自读则是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如果说教读课文的目标是授人以“渔”,让学生学到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自读课文则是以“渔”求“鱼”,是运用学到的方法策略去获得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自主去阅读。这样的阅读安排,也恰好契合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多重对话”“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阅读”等理念。

那么,教读课文的“法”从哪里来呢?除了前面说到的单元导语中的提示,还有助学系统中的渗透。我们以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朱自清的《春》为例来简要说明。首先看这个单元的重点,概括如下:

感受四季之美,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学习朗诵,想象文中美景,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之美;品味语言,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学生对每个季节都应该是有感受的,小学六年也应该学过不少相应的诗文。为此,这一课的第一个预习题便是:

◎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忆一下,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这一题其实就是唤起学生的体验,让他们与小学的语文学习建立起联系,因此,完全可以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

第二个预习题开始进入课文,进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了:

◎这是一篇散文,又像一首诗。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在朗读时要能够展开想象,进入到文字所描摹的景、介绍的人、说明的物当中,这既是学生识字解文的过程,又是培养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这样的朗读策略。也许有教师觉得,学生们还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还不理解文章的意思,怎么能一上来就让他们能朗读、还要想象文字所描摹的画面呢?实际上,教师一定要放下这样的包袱,要充分相信学生在小学6年中已经积累的阅读经验。即便有难字难词也要引导他们通过字典、词典或其他方式来自行解决。如果教师把什么都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哪里还有自主获得的成就感呢?我相信,只要教师给学生机会,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我们再看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项。学习课文,首先要读懂文本。因此,“思考探究”的内容主要围绕课文内容、作者情感、文章主题、写作方法等设计,其中大部分练习也是为了落实单元教学重点

我们来看一下《春》这篇课文的“思考探究”设计

1.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2.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

3.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

第一题与预习是遥相呼应的,有了阅读时对春景的想象,再来概括画面水到渠成。同时,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也是阅读一篇文章时应关注的重点。很明显,第二、三两题都是扣合单元重点设计的,教师可以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深入到文章局部让学生重点品味词语,把握语言运用的妙处。本课的“积累拓展”板块一方面强调积累,积累这篇文章应该沉淀下来的内容,另一方面强调拓展,或讨论话题,或比较阅读,或延伸写作,或引向实践,力求让学生将文本与文本以外的内容乃至实际生活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白,其实教材编者是在试图通过助学系统设计,呈现出这篇文章可以落实的单元教学重点以及文章本身的独特之处,只要把握住了这些练习,这个单元所要求掌握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口粮”应该就能够得到落实。换句话说,教师如果不知道怎样设计教案,就可以将教材的“预习”作为教学导入内容,然后以一个个练习作为教学活动或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积累有用的学习资源,并尽可能向外进行拓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自读课文是统编教材的一个全新的设计体例。所谓“全新”,是指它取消了练习的设计,而代之以课文后的“阅读提示”,个别文章配有“旁批”。这样的设计,出发点是让学生运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去独立阅读、自主阅读,以达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念。

体会“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的意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从阅读整体来说,教材设计了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教材编者的理想是实现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到学生独立阅读,由单篇文章阅读扩展到整本书阅读,由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从而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

那么,教材给我们准备了怎样的课外阅读内容呢?

首先是与单元阅读课文相关联的“1+X”拓展阅读。所谓“1+X”阅读,也就是从单元的某篇课文拓展阅读与之相关的其他文章。比方说同主题的、同题材的、同体裁的、同作者的、写作手法相近的,等等。例如《猫》的课后练习:

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像这样的拓展阅读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到原文,提供给学生。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做些简单的比较阅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是“名著导读”。大部分教师一看到读名著就立刻摇头,意思是单篇文章都读不了呢,还读大部头的,不可能。我希望教师一定要树立课程意识,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教材中有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落实,即便是打一些折扣,也不能全部舍弃。

我说打一些折扣,是因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在教学上确实面临很多实际困难,因此可以做一些变通的考虑。比如,教材中推荐的名著,每学期或每学年选择读完一本,其他的名著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少儿版、青少年版、梗概本(这在全国大面积地区是不提倡的),或教师简要介绍整体内容基本情节、主要人物等。

总之,通过一些变通的办法,让学生对所推荐的名著有较多的了解。但是,三年初中下来,至少要读两三本原汁原味的名著,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像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教师应该在学期开始时就布置下去(或在放假前布置)。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个较长的时段在课下阅读。教师定期进行检查或检测,推进阅读,并在学生读完后组织阅读成果交流,让学生享有阅读的成就感。

这里,以人教版的《骆驼祥子》为例,给大家示范一个简要的阅读指导方案:

1.《骆驼祥子》全书24章,每天读一章,留足一个月的时间通读全书。

2.教材要求阅读本书要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因此在通读全书时,建议学生随手做一些圈点勾画。可按照学生自己的习惯在重点关键语句、精彩语句、有疑问处、深有体会处等,做出不同的标记。

3.用一个月时间,让学生先选择已经做好批注的第一、十章进行精读,边读边思考这些批注带来的启发,最好能归纳出一些做批注的方法。再请学生任意选择感兴趣的两章进行精读,根据学到的方法作些简要的批注,和同学交流。

4.进行专题探讨,或选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提供的专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也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做好前期准备,然后在班上分享。如可以表演小说中某个片段,将某个情节改编为小剧本,通过演讲介绍祥子的生活,等等。

为了更有效地达成阅读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我们必须打通语文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懂得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互助的班级阅读角,举办朗诵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小剧本演出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广播、成立语文兴趣小组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仅发生在语文课堂上,也发生在校园生活、业余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势必极大地提升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作者王本华,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0年第11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依托统编语文教材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实践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