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教育新风送到燕山深处——中国教育报刊社宣讲行送教行大型公益走进青龙侧记

一场透雨一扫一直笼罩在大地的暑热。

一片清凉中,地处燕山东麓的河北省青龙县迎来了中国教育报刊社 “宣讲行送教行团队”。

活动中,三位专家传经送宝:北京市课程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碧君把自己系统梳理的《新时代“三新”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娓娓道来;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刘艳萍《点燃教师,点亮教育》的报告,点燃了每一位现场听众的热情;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宋萑教授《新时代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路径》的学术报告,令广大基层教师眼里发光、心定目标。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原定于县民族文化宫的大会,分成县第四小学主会场和38个分会场。利用钉钉视频,青龙县教育局机关干部、教师发展中心全体教师、各校校长、副校长、主任、部分教师500余人,分别在县第四小学主会场和38个分会场聆听报告。

教育新风,传遍青龙。

新时代教育面临新课题

上午九点,在青龙县第四小学主会场,杨碧君主任的第一场报告就吸引起众人关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完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杨碧君将自己认真梳理的新时代我党的教育内涵与政策做成PPT,向现场听众娓娓道来。

讲授内容系统全面、条缕清晰,中间还穿插着她对近期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的个性化解读和认识。

每一位现场听众目不转睛,神情专注,用手机拍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以前也学习过十九大关于教育的报告内容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但杨老师今天的解读还是让自己眼前一亮。”青龙县第四小学杨立华老师说,“杨老师深入解读了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和教学改革、新中高考改革的‘三新’教育政策走向重点,探讨了‘三新’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为我们基层一线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提供了路径和策略上的有益参考。”

青龙县龙王庙总校孟庆海同样认为自己获益匪浅,“历史进入新时代,教育面临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不仅要有国家顶层设计的全面规划,也要靠每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杨老师的讲授使我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一定会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实际教育教学之中,转变思想,积极思考,付诸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两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众多听讲的教师依然意犹未尽。

点燃教师,点亮教育

下午两点,是一天中最让人犯困、打不起精神的时段之一。但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刘艳萍校长的激情分享,却让每一位听讲的老师都精神高度集中,眼里放光,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通过分权制衡确保‘学生中心地位’,让权利和资源紧紧围绕学生成长聚焦。将行政力量对老师的干涉降到最小,让学术力量获得更大的生长空间。”

在分享过程中,像这样充满专业味道的语句比比皆是,充分透露出刘艳萍这位清华大学博士的学术底蕴。

“理论是灰色的”,但就是这些理论性十足的分享,却没有让人感到丝毫枯燥无味,因为刘艳萍将本校由一所薄弱校实现华丽转身的探索、实践经历贯穿其中。每一个生动的故事、每一项扎实的改革、每一步有效地创新,都说到了每一位听众的心坎里,引起强烈共鸣。

“学生成长支持系统包括管理结构‘人’是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课程和课堂,教师队伍自我迭代更新三个内容。点燃教师,才能点亮教育。”

整整两个小时,刘艳萍一直站着与老师们分享自己成功经验,没喝一口水。她的讲授也点燃了在场听众的激情,热烈的掌声数次响彻会场

报告结束,刘艳萍还要匆匆赶回北京

青龙县第五小学校长田艳华忙不迭追出门外,要刘艳萍校长的联系方式

我们也是一所由薄弱农村学校刚刚组建为县直属学校,和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当年的境遇相仿,一度为学校现存的众多问题犯愁。今天听了刘校长的治校经验,我看到了可学可用的典范,心里有了今后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和抓手,必须得进一步和刘校长学习。”

高站位才有大作为

第三场报告同样精彩纷呈。

“有学者称,现在进入小学的儿童将有65%在未来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工作。”

宋萑教授此话一出,让老师们内心一怔。

教育进入新时代,就要有前瞻性。我们必须重视培养未来人才素养。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重视提升新时代教师素养与专业发展。”宋教授接下来的一番话令在场教师陷入深思。

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人改变角度,培训设计,四大要素;创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系统运营,建设行动理论库。一个个闻所未闻的概念和理论,让所有教师“脑洞大开”。

“专家们以世界变局为引,全方面的解读新时代教育思想教育之根本问题等,让我们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深深领悟到要抓好‘核心教育’、要创新教与学,要时刻围绕‘为谁培养、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进行思考和探索。只有全体老师站位高,才能培育高素质人才。只有高站位才会大作为,让我们开启教育新生活!”。青年教师李敬怡的话代表了基层一线教师的心声。

青龙县人民政府王殿忠县长也由衷地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但由于教育理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教育干部能力欠缺等影响,我县教育事业较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宣教行送教行’活动,为我们送来最新教育理念和最科学的教育方法,必将为我们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扶贫成果,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动力,我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雨过天晴,云影徘徊。远山,绿树,清风,在这个小小山城徐徐展开了一幅动人画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周洪松 唐琪 徐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教育新风送到燕山深处——中国教育报刊社宣讲行送教行大型公益走进青龙侧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