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麦田里的一堂特殊党课

“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我们不仅遭遇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还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可喜的是,我们不仅有效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也控制住了小麦条锈病。”5月24日上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农场的小麦试验田里,一堂特殊的党课在康振生院士的大声讲述中开始了。

这里的麦田是学校多个小麦试验田的一部分,专家们在这里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抗病性鉴定。从这些小麦试验田里,先后诞生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等享誉黄淮麦区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完成了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疯狂变异的秘密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也先后走出了赵洪璋、李振声、李振岐、王辉等众多院士专家。

围在康振生院士身边的师生有近40人,主要来自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以返校的研究生为主。这些研究生来自不同学院,以党员居多,其余的是入党积极分子。作为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有着36年党龄的康振生院士还是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党支部书记。今天的小麦试验田就是他给大家上党课的特殊课堂。

“小麦条锈病会让小麦叶子枯死,最终使小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它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通常以‘亿斤’为单位。”康振生院士俯身从试验田里拔出一枝感染了条锈病的麦子,给师生们展示病麦的“惨状”。在他的脚下,有着两块截然不同的试验田,右侧是受条锈病侵害的麦田,枝叶枯黄、麦穗干瘪,左侧是喷施药剂后的麦田,枝叶泛绿、麦穗饱满。

2019年,全国多地小麦偏早播种,加之秋季多雨,冬季气温偏高,给小麦条锈菌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2020年春季后,适宜的雨水再度助长条锈病的疯狂传播,我国小麦条锈病呈现出发生早、范围广、程度重的态势,为近十年来所罕见。

面对小麦生产中出现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条锈病的异常表现,康振生院士从1月中旬开始,就带领团队成员赴陕西宝鸡、四川绵阳、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等地,开展小麦病虫害普查,提前一个月发出条锈病大流行的预警,还向陕西和国家相关部门提交报告,提出“春病冬治,控前保后;控西保东,打点保面”的防治策略并深入一线现场指导。

3月10日,陕西省历史首次在早春开展小麦条锈病“一喷两控”行动,4月20日,全省开展的全面防控行动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在陕西关中,‘防控条锈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宣传氛围浓厚,自走式喷雾器、无人机等等所有的先进设备也利用起来了。”康振生院士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我们这样,通过党和政府的指导,全面动员起来防控小麦条锈病,这和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一样,都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陕西省关中灌区和北部旱地麦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东西部菌源交流的“桥梁”地带,是小麦条锈病菌重要的“越冬区”,直接影响着陕西乃至全国北方麦区粮食安全。康振生院士比喻说,做好陕西小麦条锈病防控就如同做好武汉新冠肺炎防控,只要陕西条锈病控制好了,全国就能控制住。

“陕西防控的效果达到了95%,我可以告诉大家,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小麦主产区丰收已成定局。”康振生院士高兴地说,“我们在西农这块试验田里,实际上是直接间接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小麦试验田,康振生院士已经走了整整43年。从1977年起在进入该校学习植物保护专业,到跟随导师李振岐院士进行小麦锈病研究,再到留校工作至今,他在导师的引领下走进小麦锈病研究的学术殿堂,加入中国共产党,小麦试验田见证了他的汗水与梦想,而“一孔窑洞走出来两院士”更成为学校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试验田边,竖立着一块红底黄字的大牌子,上面书写着“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24个字,这就是康振生院士及一代代广大科教工作者身上所共有的“西农精神”。

“我们既有立地生产大贡献,也有顶天理论好文章。”“我们在国际上发出了响亮的西农声音,小麦条锈病研究的杨凌小组受到国际同行认可。”“我们不仅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碗里还要盛满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科学问题从田间来,带回实验室研究,再用成果服务大田生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就是为三农服务。”……在偌大的曹新庄农场,康振生院士带着师生们从一个试验田来到另一个试验田,边走边讲,时而驻足指点麦苗,时而凝神听取和回答学生提问。不知不觉1个小时过去了。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在金黄色的麦田里,康振生院士右手握拳上举,带领党员师生们重温入党誓词,响亮而坚定的声音在麦田里回荡。“我感觉热血上涌。”入党积极分子、研究生胡泽宇说,康老师和其他老师、学长学姐们“站在麦田里,就像站在战场上一样”,他们坚守小麦生产一线,与条锈病不断斗争的样子很美,希望自己尽快成为这个先进集体的一员,为国家作贡献。

“这是一堂生动的生产实践课,更是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红全程“听课”,作为这个“双带头人”党支部成立的见证者、党建工作的联系者,这堂课让他充分感受到了康振生院士扎根杨凌40多年来的执着奉献,也充分感受到了康院士言传身教培养师生知农、爱农、兴农、强农的使命担当。(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冯丽 通讯员 靳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麦田里的一堂特殊党课
分享到: 更多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