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正确的国际观: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抓手

摘 要: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有更高远、更理性、更具前瞻性的国际意识。正确的国际观是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题中之义。开放包容与狭隘偏见兼有、积极进取与盲目激进并行、自尊自信与唯洋是从共存构成当代青年在国际观层面的基本特征。确立正确国际观需要青年大学生承继传统、面向世界;理性爱国、胸怀天下;积极参与、人人尽责。

关键词:国际观;高校;时代新人

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稳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中国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青年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力军,正处于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人生“拔节孕穗期”,需要更高远、更具前瞻性的国际意识。对青年大学生的国际观进行深入研究,进而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具有严峻的现实紧迫性。

正确的国际观: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题中之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2]高校亟须从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培养大量具备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正确的国际观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通讯手段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推入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间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依存,全球互动影响愈加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描述道:“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趋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发展。” [3]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潮流不可避免。然而,“反全球化”的民粹主义逆流而行,某些国家接连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退群”,大搞保护主义,开历史的倒车,使得国际秩序与多边主义面临“逆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此外,世界地缘经济与政治重心“东升西降”(“西强东弱、西主东从” 转向如今的“东西平视”),国际体系主导权“南升北降”(“北强南弱、北主南从”转向“南北对等”),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升国降”(主权国家“一统天下”朝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共同参与的方向转变)等方面的变化造就了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4]青年学生的世界眼光代表国家未来的国际观走向,青年的国际观将影响若干年后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判断,并直接影响着具体的国际行为。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加强青年国际观教育,使青年大学生以主体性和前瞻性的世界眼光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向,洞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有意识、有能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正确的国际观

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如今正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以崛起之势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变革引起了各国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使政治影响、资源划分、利益分配在全球范围内发生重组,给既定的国际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强起来”的中国在有些国家眼中并不受欢迎,摆脱了“挨打”“挨饿”屈辱史的中国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挨骂”时期。“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霸权论”“中国责任论”此起彼伏,国际社会的这些遏制论调,虽不占主流,却也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胸怀。

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要积极引导他们认清我国发展现状,认识到我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东亚地区大国,在经济上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领土上是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统一的国家,在政治上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对我国的国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才能形成清醒的国际意识,认清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进而树立正确的国际观。

当代青年在国际观层面的特征

1.开放包容与狭隘偏见兼有

当下,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已经深刻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开放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中国发展已经镶嵌在世界发展之中,且今后必将以更深入的方式融入全球经济。国际交流不只是经济交流,同时也是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国外教育水平较高”仍是海归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两大主要原因。在留学生回国发展优势方面,“具有国际视野”带来的优势首次超过“语言沟通能力强”,成为其在国内发展的最主要的优势。[5]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学生中存在一种高度简化的世界解释框架,即把世界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而这个“外国”仅包含二十几个发达国家,而对广大非西方发达国家视而不见。在出国留学的大军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仍是主要的目的地,出国旅游的首选地也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或许是发达国家的信息比发展中国家更易得,中国大学生对发展中国家普遍感到陌生,无论是临近的东南亚国家还是较远的非洲及拉丁美洲国家皆如此。[6]由此看来,部分青年大学生的国际知识并不全面、国际视野不够开阔。国际知识是国际意识的基础,中国大学生树立正确国际观应从国际知识的全面储备开始,在国际视野的拓展上下功夫。

2.积极进取与盲目激进并行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可以说,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绵延不绝的铿锵旋律。青年大学生意识到外交不仅仅是国家层面、政府的事情,国际事务离自己并不遥远。关心国际新闻,了解外交政策,关注国际事务成为青年学生的习惯动作,积极对国际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成为当今青年学生的一种主动选择。2019年,一直为圈外人无法理解的“饭圈女孩”成为中国最大的“自来水”(网上自发的“水军”)群体,集结成庞大的“网络远征军”,对战“港独”言论,“中国永远是最大的爱豆”“守护阿中哥哥”等首创词受到热捧,在网络上下、国家内外发挥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力。

移动互联网为青年大学生参与国际事务、表达自我诉求提供了新途径。但是,自律缺席的网络也会助推一些极端民族主义的喧嚣。极少数“愤青”对中国的国际事务处理方式持悲观的态度,希望秉持激进情绪处置国际分歧,对政府的外交政策批评有余而建设不足,甚至认为不采取强硬态度就是软弱无能,理智变通的态度必招来戏谑辱骂,克制灵活的方式躲不过口诛笔伐。从感情上讲,青年爱国、护国情感难能可贵,理应受到鼓励,但却不能陷入盲目进而走向暴力化和民粹化。因此,这种自发式的冲动情感需要升华,激进的行为需要调整。

3.自尊自信与唯洋是从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个中国速度被我们刷新、一个个中国奇迹被我们创造。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速度第一、外贸出口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面对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每一位中国人都有理由、有底气为之自豪。时下,青年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对内见识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对外目睹了国外一些否定、排斥,甚至敌视中国的势力的所作所为。鲜明的对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关于青年思想现状的调查:青年尤其是“00后”“90后”青年有着坚定的国家信念,在民族自豪感这一项的打分最高,分别达9.38分、9.21分(满分10分)[7]。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许吉如以一篇题为《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红遍网络,她用自己在国外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令人敬畏的国家是每位普通公民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来源。

然而,个别青年“崇美”“哈韩”“精日”现象仍然存在;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情仍有发生。一位在马里兰大学作演讲中国留学生甚至认为“美国的空气是那么的甜美清新,而且是一种奇特的奢华。”已保送攻读博士学位且为中国共产党员的某知名高校研究生公然在网络上用日本曾经对中国的侮辱性称呼来辱骂自己的国家。无论是“崇美”“哈韩”,亦或“精日”,都是接传了中国近代史的糟粕,是“仰视西方”的观念惯性在作祟,是精神不独立的外在体现。若没有精神独立,一个民族或国家就会因为不能自信地走自己的路而踌躇不前。直到今天,为数不少的人依然自动地把西方设定为先进、将东方设定为落后,认为中国应该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文化价值观等。于个人和国家而言,没有精神独立,谈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谈何挺起民族的脊梁?

正确国际观的三个基点

1.承继传统,面向世界

时至今日,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时空的人类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下,中国与世界呈现的样态可以概括如下:一边是财富极速涌动的社会,一边是国际性贫富差距极端叠加的世界;一边是充满无限发展机会的社会,一边是充满生存型困境的世界;一边是诉求国际伦理的正义力量,一边是推行强权政治和制造极端恐怖威胁的势力相博弈的世界。如何推进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解决文明冲突、应对逆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抵抗文化帝国主义?我们不妨将寻求答案的目光转向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思想的资源库。

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判断取决于其历史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恒久的文化魅力。青年大学生应自觉学习历史知识,全面、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汲取中国的历史传统精华,增强历史厚重感,培养历史思维。从“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中感受中国王道政治的仁政伦理,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领会儒家贵中尚和的处世理念,从“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体悟博大从容的大国胸怀,自觉摒弃“仰视西方”的盲目崇拜观念,不做“崇美派”、不入“哈韩族”、不当“精日”分子,做踏着中国历史河流而来、自信笃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理性爱国,胸怀天下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天下观念和整体思维的影响,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注整个世界历史、关注整个人类幸福的价值观念,中国外交始终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具有胸怀天下的情怀。中国始终把自己定位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努力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责任的有效履行取决于时代背景和自身实力与地位。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党在国际方面能否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归根到底,首先决定于能否把我们国内的工作搞好。”[8]未来中国能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的前提是发展好自己,为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为民族和国家矢志奋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9]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绝非过时而可束之高阁之物,而是凝聚广大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大学生意志、融合个人梦与国家梦的最佳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10]前车之鉴,并不遥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爱国教育内容屏蔽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导致当时俄罗斯青年的价值观陷入混乱。广大青年学生要拨开民粹主义、虚无主义的迷雾,涵养理性的爱国心态,在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历史与现实的审视中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

3.积极参与,人人尽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同样适用于中国外交事务,国际责任的主体不仅仅是国家,其范围可扩展到跨国公司、非政府国际组织乃至在国际层面行为的个体。对于国家而言,外交存在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每个青年大学生尤其是走出国门的青年大学生都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分子,可谓是“无衔的外交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现文明素养作为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的要求之一,更彰显了个体在外交中的重要性。

历史的接力棒传至今日青年之手,一代具有良好素质的青年的国际参与将带来一个崭新的中国。青年学生要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培育健康理性的心态,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树立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在求学、旅游等国际交流实践中,既要尊重各国历史特点和文化传统,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寻求智慧于不同文明,汲取营养于各种文化,也要展现中华传统美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显露高雅的行为举止,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育天下。(作者单位:刘望秀,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VSZ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2010-07-29)[2020-01-0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7.

[4]习近平总书记开放 [N].人民日报,2016-03-03(13).

[5]《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EB/OL].(2019-12-23)[2020-01-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672655581307543&wfr=spider&for=pc.

[6]宁越敏,王卓,何丹,等.中国大学生的国际观调查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1):1-11.

[7]00后、90后的民族自豪感特别强[N]. 中国青年报,2019-09-29(8).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9.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2019-11-12)[2020-01-01].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10]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EB/OL]. (2019-05-16)[2020-01-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5/16/c_1124504105.htm. 

北京教育》杂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资讯站 » 正确的国际观:高校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抓手
分享到: 更多 (0)
'); })();